- 引言:世界之大,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,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。
- 作者曾受聘擔任一家公司顧問,結果發現該家公司出現問題,各部門各自為政,明爭暗鬥,誰也不服誰。他們的感情帳戶都出現赤字了,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。作者說服這間公司總裁,加強公司內部資訊的流通並真正鼓勵團隊合作,不要突出個人或單位的成績(追求個人績效)。在互賴關係中,人人都是領導者,同樣企求發揮更多的影響力,但最成功的領導應建立在利人利己的基礎上。
- 人際關係有六大類:
- 利人利己(贏/贏):為自己著想不忘他人的權益,謀求兩全其美之策。不是只要服從我的方式,或是採取你的方式,而是超越雙方,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- 損人利己(贏/輸):人生不可能處處壟罩在競爭的氣氛中。我們這一生多半要靠互賴,而非完全遺世獨立。你要靠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想要的結果。因此損人利己對合作有害,唯有互助合作才能增進幸福。
- 損己利人(輸/贏):
- 有些人生性消極,習於委曲求全。此種人無所求,無所欲,也沒有原則,亟於討好別人,容易受人左右。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感受,深恐得罪人。相當於爛好人。他們被壓抑的情感並不會消失,累積到一定程度後,反而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,有些精神疾病就是這樣造成的。
- 一般人通常在損人利己和損己利人兩個極端之間搖擺,這都是出自個人的極度不安全感。低姿態擺久了,心有未甘,就換上咄咄逼人的態勢。久而久之,又覺得有罪惡感,便重拾與人為善之心。但總有一天忍無可忍,再度回復高姿態。
- 兩敗俱傷(輸/輸):兩個頑固、互不相讓且過分自我中心的人在一起,註定會兩敗俱傷。兩敗俱傷也是高度依賴者的心態,他們欠缺內在方向,自己過得不順,希望別人都跟自己一樣,如果沒人是贏家,那麼當個輸家也算太壞。
- 獨善其身(贏):又有一種人,利己但不一定損人,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是他們的哲學。當不涉及競爭時,這種想法相當普遍。
- (以上哪種何者正確?答案是:視情況而定。在運動場上自然要分出高下;假使你十分珍惜與重視某一人關係,而牽涉的問題又無足輕重,那麼偶爾放低姿態表示重視對方,也無可厚非;但在有些特殊情況下,你一心求勝,根本談不上兼顧旁人的利益。比方親人限於生命危險時,此時自顧不暇,遑論其他。由此可見,人際關係也須因事制宜,不過一般而言,利人利己的原則還是最行得通的。
- 好聚好散(無交易):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,既然觀念歧異過大,與其事後失望、衝突,不如一開始就認清事實,婉拒某個職位或職員,取消合約或訂單。坦誠相見,更有助於發掘及解決問題。即使買賣不成,仁義在,或許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。
- 利人利己五要領:
- 利人利己可使雙方互相學習、互相影響及共蒙其利。要達到互利的境界必須具備足夠的勇氣及與人為善的胸襟,尤其與損人利己者相處更得如此。->含蠻有感觸,我喜歡在職場上學習到的心得,傳遞新進人員,或是有新任務會盡心完成,但職場上就會有那種不太協助你的那種,遇到這種,一開始會覺得怎麼這樣,但我還是盡力維持自己內心為善的態度。
- 利人利己是所有人際互動的成功基礎,包含了五個互賴的面向,首先從本身的品格著手,建立起互利關係,進而獲致兩全其美的協議。協議則有賴合理的制度配合,經由正確的流程來完成。
- 利人利己五要領
- 1.雙贏品格:此為利人利己觀念的基礎,以下三項品格特質尤其重要:
- 真誠正直:如果沒有搞清楚贏的定義,是不可能在生活中求勝的。所謂贏就是與內在核心價值取得和諧。若是無法做到對自己與別人的承諾,堅持使命,那麼這些承諾就毫無意義。對人沒有誠信,就談不上利人。因此,缺乏誠信做為基石,利人利己便成了騙人的口號。
- 成熟:
- 亦即勇氣與關懷兼備而不偏愛。情緒上的成熟: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,又能顧及他人的感受與想法。作者表示很可惜常人多以為魄力與慈悲無法並存,關心別人就一定是弱者。事實上,人格成熟者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。在需要表現實力時,絕不落於損人利己者之後,此乃因其不失悲天憫人、與人為善的胸襟。
- 高度的勇氣與關懷,是利人利己的基本特質,也是成熟後能達到的平衡狀態。具備這個特質的人懂得傾聽,同理他人,也具備挺身而出的勇氣。
- 富足心態:
- 一般人都會擔心有所匱乏,並非人人都能得到,見不得別人好,甚至對至親好友的成就也會眼紅,這都是匱乏心態作祟。抱持這種心態者,會冀望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人小災小難不斷,疲於應付,無法安心競爭。他們時時不忘與人比較,認定彆人的成功等於本身的失敗。
- 相形之下,富足的心態源自厚實的個人價觀與安全感。由於相信世間有足夠的資源,人人得以分享,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、共財勢。從而開啟無限的可能性,充分發揮創造力,並提供寬廣的選擇空間。富足心態來自習慣一到三的個人喜悅、滿足於成就,欣賞他人的獨特、目標、宇主動積極的特質;認知到正面互動成長所帶來的無盡可能,創造新的第三選擇。->我不敢說自己有完全的富足心態,畢竟覺得自己成長過程也是有負面心態,會被影響到。在工作上,遇到問題我會思考整個大範圍,除了現有的解答外,會與團隊討論是否有新的可能性。
- 公眾的成功並非壓倒別人,而是追求對各方都有利的結果。真誠正直、成熟與富足心態形成的人格,能夠超越任何人際手腕,真正贏得人心。
- 2.雙贏人際關係:在任何狀情況下,利人利己均非易事,更何況和自私自利的人打交道,但是問題與歧見依然要解決。這時候,致勝的關鍵在於擴大個人影響範圍;以禮相待,真誠尊敬與欣賞對方的人格、觀點;投入更長的時間進行溝通,多聽而且認真地聽,並且勇於說出自己的意見。以實際行動與態度傳遞,你由衷地希望雙方都是贏家。
- 3.雙贏協議:在互利關係中,對於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,必須先有共識,此稱為績效協議或合夥協議。藉著這種協議,從屬關係可轉換為合夥關係,上對下的監督則轉變為自我監督,雙方始有可能共謀福利。(作者此段落提到許多公司制度)
- 4.雙贏制度:雙贏的管理原則必須有合理的制度加以配合,否則理想與實際相牴觸,要達到預期成果,無異緣木求魚。舉例來說:個人或企業使命宣言列舉的目標,應有洽當的獎懲制度為後盾。許多情況下,問題是源自於錯誤的制度,而不是人。惡劣的制度甚至會使好人也受到感染。
- 5.雙贏流程:達成利人利己的流程也是一個重要環節。以原則為重心比堅持立場更能致勝。以原則為重心的談判對事不對人,注重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。作者提供四步驟來進行談判:
- 從對方觀點看問題,誠心誠意地了解他人的需要與顧慮,甚至比對方了解得更透澈。
- 認清關鍵問題與彼此的顧慮(非立場)。
- 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。
- 商討達成上述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。
- 習慣5與6討論的是如何了解別人與表達自己,此會在後方章節討論。雙贏流程與能否達到雙贏高度相關,只有透過雙贏流程才能達到利人利己的結果。雙贏不是人際技巧而是做人處事的整理思維典範,以誠實正直、成熟及富足心態為基礎,發展出高度信任的關係,顯現在高效而明確的管理期望,並且達到成果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