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30歲就要做:大幅學習 人生才會成功
作者:堀紘一
此本書在103年9月購買,在準備地方特考時所閱讀,因為要準備考試,也要讓自己閱讀課外讀物,增加寫論述時的觀點。此書只有兩個字重點,「學習」。只有學習,才能讓我們開拓眼界,認識新技術,讓自己能力提升。
書本介紹很多小方法,例如學習時要用到眼、手、口、耳多種感官的刺激,還記得回去考地方特考,因為時間很趕只有讀(眼),結果分數非常低,準備高考時候,增加寫筆記及唸出聲來,讓考試的分數大幅提升,裡面也介紹其他方法,非常適合在準備考試及工作學習技術時使用。
像現在在學習新的網路程式技術,也開始接觸不同的技術,未來也有興趣去學習呢!!推薦此書。以下內容為本人自己有興趣節錄,非書本全部面貌,若有興趣者可以購買或租賃。
推薦度:★★★★☆
(以下簡稱我,是以作者為視角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七、推薦必讀書單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、從三十歲開始「學習資歷」將產生差異!
會持續成長的人,毫無例外都相當地勤奮於學習。談話話題範圍較廣,想法也豐富。他們理解社會上存在著各種多元的價值觀,所以擁有能大方接納他人想法的柔軟度。這種人身旁自然而然聚集人們、運勢,當然也包括工作機會。
二、採用此學習法之前,要先了解大原則
1.成為公司愛不釋手的人才,擁有新的經歷(非學歷)、強化能力、建構人脈網絡。若持續不懈地進行強化能力,那1、3就多少能迎頭趕上。要提升重要能力就只有學習了。
2.擬定目標,該做的事就會更具體,設定大中小目標。要時時確認當下學習的事物,是否能實現自己的小目標。偶爾停下腳步,思考是否整合了大、中、小目標,了解學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落差,就可以改變中目標的內容,這些都是必要的步驟。
3.人生的所有目標都不應該以社會地位或年收入來擬定。這不僅是作者的經驗法則,而是知道若以提升自己的技能、涵養、性格教育等能力為目標的話,最後有所回報的機率較高,以人類的生存方來說也較合理。
4.大目標要設定的比自己實際的能力還要大的程度就好。
5.要下點功夫-給認真學習的自己一個獎勵是必要的。
6.我們學習時最好不要太過期待來自旁人的評價。因為他們不會直率且十分積極地評價我們。如果煩惱不被人稱讚,恐怕會喪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鬥志。倒不如培養能夠自己讚美自己的特質!我不相信旁人的評量標準,也沒甚麼好依賴的。因為要知道其中有很多話是虛假的。
當我成為管理者、出了書、上過電視後,對我逢迎拍馬屁的人變多了。相反的,被素未謀面的人用無法認同的理由責貶的情況,也比別人多出一倍。
然而,沒見過面的人,對我又不了解,或許是因為比較容易光靠第一印象就批評別人吧。一旦長時間身處這種環境,心理就會逐漸明白,他人給予的評價有多不可信任。因此,我很少因為旁人的評價而歡喜或失落,反而強烈地覺得要擁有自己的標準,不可以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混淆。我的情形雖多少像適應了環境,但最終地思考方向應該沒有錯誤。並不是完全不要聽取別人所說的話。
7.決定人類的價值的七個能力:人類有邏輯力、結構力、記憶力、直覺力、計算力、創造力、自我實踐力(行動、目標達成力)等七種能力。
只要能磨練記憶力與計算能力,就能進入任何一所大學(取得學歷)。千萬別因為無法考進一流大學,就惶恐地認定自己的頭腦不好。考試菁英令人意外地通常在現實社會中毫無貢獻(要看個人特質吧)。總之,從今開始靠的是你的努力及學習。無論對手是誰,即便現在才開始,你都能迎頭趕上,只要確實相信這一點就可。
8.邏輯力、結構力是可以靠讀書鍛鍊的。直覺力、創造力中先天的要素較大,但也可靠不斷的學習與經驗累積來鍛鍊。
9.要擅長一件事,最好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恆。在愈狹窄的世界,以較少的努力與學習成為頂尖的人物機會較高。
三、以最短的時間便能達成目標的「戰時」超速學習法
1.對任何事都要絞盡腦汁、盡力而為的那種態度。當你覺得再怎麼想也想不出時,還得再往前一步,就算只有一公分的距離也好,一定要再多思考。
2.社會人士學習法五大重點:
(1)鎖定一個主題,集中心力學習。
(2)走出國外,試著用自己的雙腳到處走走。
(3)提醒自己接觸所有一流事物,要成為一流人的捷徑,就是直接與一流人、物接觸。
(4)持續參加講座與研習。
(5)盡量閱讀大量書籍。
四、十年後出現顯著差異的「平時」素養學習法
1.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迥異,在於我們能建構語言並以此傳承,讓我們能夠達到老祖先所培養的智慧的間接學習。
2.書到手後,可依照自己的步調閱讀。因為攜帶方便,隨時、隨地,只要有一點時間都可以短暫閱讀,覺得沒必要的部分可以跳過。追溯文脈,我們會發現文章是由一連串的前提、假說、分析論證,透過作者的視點與觀點達到結論的整理過程。那是為了能夠讓內容進到讀者腦中而書寫的。
3.若想透過看電視了解世界各種情勢,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事了。管理能力,經驗即是要訣。人們可能會認為,即使在書桌上勤奮學習,仍然很難抓到要領。但我覺得視這是騙人的。要增加管理能力,讀數本專業用書,想必也能有所長進。
4.想成為領導者,要讀哲學書。閱讀哲學,雖然無法學到具體技巧,但你若成了領導者,這將有很大幫助。所謂領導者,即是要決定組織方向、伸入組織內部、引領整個組織。擬定方向時,或多或少都需要預測未來以做判斷。也就是說,決定方向這件事,就是一個過程。必須建立自己未來應有的姿態、規劃組織共有的藍圖。簡單說,「決定不知道的事情」是領導者的工作。
閱讀哲學,可以鍛鍊出難以用言語形容的能力。讀哲學與不讀哲學的人,若再加上身為領導者的話語,說服力將會全然不同。
5.歷史很好,因為它有許多身處現今社會所需的珍貴教訓。歷史一再地重複,你至今所遭遇地數不清的失敗,在長遠地人類歷史中,無數個你早已經歷過。
6.我會閱讀「犯罪心理學」的書,這類書籍會記錄許多發生在現實世界的犯罪案件,且針對犯人的心理做分析,不易厭膩,讀起來順暢。且逐漸理解,那些在我周遭如同外星人、不知該如何面對的人,他們心理究竟在想甚麼。
7.一個人有沒有讀書,聽他的談吐就知道。姑且不論知識與教育程度,不愛閱讀的人,語彙量較少。閱讀,除能增加語彙量,還能接觸到不同的思考方式。無論小說或歷史書,一定會反映出作者獨特的哲學。能讓讀者學習如何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,也是人生道路與商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。
不閱讀,就無法拓展視野。也可能變成只認同自己狹隘的價值觀,且以強硬的態度面對周遭的人,當面對自己無法理解的價值觀時,就會抱持警戒心。所以,要用閱讀的方式,在自己心裡盡可能多開幾扇窗,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,能減少更多摩擦。
8.閱讀的四大行動準則:
*安排好行程(空檔時間可閱讀),例如等人時。
*出差時,有效活用眼罩,睡前可閱讀幾頁,好幾天的量是可觀的
*帶著提升閱讀效率的記事本
*要保有發呆的時間
五、增加學習效果的九大守則
1.守則一-自我要求:
既然要學習,用自我要求的態度學習比較好。如果你覺得學習很無奈,那就不要學。與其花時間學習,還不如隨心所欲的快樂度日較好。
畢竟,有許多人認為,人活著的意義在於往生前享受了多少快樂,這也是一種方式。想要提升學習效果最大的秘訣,就在自我要求的態度。
2.守則二-先K了再說:
當始終處於準備狀態時,想必是無法好好學習的。先不管別的先開始做就對了。人有怠惰的一面,我們要想辦法不讓怠惰的心比學習的本能還要強烈。這需要下功夫,消滅懶散的心理,讓原本喜歡學習的意志可以稍微凌駕在懶散之上。
不過,還不能掉以輕心,若有任何理由連續三、四天不學習,懶蟲就會出來作祟。此時,人會變軟弱的,學習這件事是自己決定要做的,若要放棄,任誰也不會有意見。
3.守則三-全心全意習慣學習:
無論運動或做學問,每當創舉者被問及:「你真耐得住嚴格的訓練。」都會點頭回答:「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苦。」這是真心話,關鍵在於習慣的力量。反覆這件事,律己比被別人監督我們來得簡單多了。
最要不得的就是替自己找藉口。因此要超越這道難關,除了習慣於學習以外,別無他法。可以的話,還是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比較好。只要養成習慣,就可以更上手了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。如果一開始就知道結果是快樂的,一開始的辛苦應該就可以跨越。如此,到達成功前花幾個月、一年或兩年,雖說每個人養成習慣時間不一樣,不過一旦下定決心每天閱讀兩小時,就要持續閱讀下去。要
讓學習成為習慣,是沒有捷徑的,只有嚴格遵守守則2,僅此而已。接下來我們將思考,具體上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增加學習效果的問題。(例如專心、早起念書,找出自己的方法)
4.守則四-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:
無法集中精神時,我會去上個廁所、喝杯茶、點眼藥水。我會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,然後再回來重新凝聚精神。反覆著這樣的循環,總之,以集中力決勝負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,例如K書30分鐘休息5分鐘之類。
5.守則五-用眼、手、口、耳記憶:
一邊讀一邊做筆記,再發聲讀筆記,這種學習法意外的湊效,先用眼睛讀,再用手邊做筆記,接著以口郎讀筆記內容。
換言之,讓耳朵聽到。進了職場,自然而然變得更會做筆記,為了考試而學習毫無意義,但是在這階段中,卻意外發現珍寶-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。
6.守則六-不可怠忽「創作練習」:
從寫文章開始練習是不錯的辦法。寫信、寫日記也不錯。一開始只寫五行也可,要有起承轉合。故事的架構(力)是一大重點。有人常說會說自己缺乏作文的能力,其實是缺乏架構能力,正確的說是缺乏故事架構能力。
這是很重要的能力,希望大家多花點心力練習,為啥重要是因為它無法從閱讀中習得。不實際訓練書寫的技能,就不可能習得這項能力。建議一開始先以投稿方式(書評等等之類),寫五行也好,一定要練習。
7.守則七-立竿見影的東西效果不大:
人之所以討厭學習,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對工作沒有幫助,另一個就是「不會馬上見效」。大家都想少做多得,所以大家才會想利用簡易的工具書提升能力。反過來說,無法立刻派得上用場的東西,卻具備極大效果。
閱讀工具書或許立刻見效,但效果範圍有限,不會獲得廣大回響。如同讀哲學書籍一樣,當下不致立刻受用,但也許哪一天會改變你的人生,獲得無可限量的回報。
若要以公式呈現即是「回響=辛勞X效果」。辛勞=直到習得一項能力為止的時間。回響即是辛勞與效果相乘而來,像面積般的東西。有句話叫大器晚成,我相信付出的愈多,則得到的回響也會愈多。(只問自己付出了沒,別只想一直得到)問題在於公式中的效果。向優秀的人學習,會獲得很大的效果。反正都要學習,不妨將目標定在成為一流的人物。
「要看一個人是否真的是知識份子,就要看他能否對些微的差異做出判斷,是否明白微妙的相異點。如果做得到,才能決定他是不是知識份子。」
8.守則八-琢磨一流人才的共通點為觀察力:
要看出些微差距,就得擁有觀察力。善於觀察事物,多聽別人說話。雖然這與天生的資質有關,但觀察力是可以用心磨練出來的,只不過,要活用觀察力須靠不斷地學習,培養基本的素養。一流與二流之差,在於是否擁有觀察力,而這將有很大的影響。
9.守則九-無論發生什麼事,都別放棄:
對我們而言,學習最重要的並非付出多少努力。有時就算想努力,身體卻不聽使喚而昏睡數日,不過這些都是芝麻小事,我們沒必要為小事操心,重要的是不要說停就停,因為你已經把球投出去了。
學習要的是「持續力」,要發揮學習的持續力,安定的心必什麼都重要。
為此,學習前要先最好兩種準備,
l 第一養成「沒學習就會影響心情、無法入眠」的狀態(守則3)。
l 第二就算努力學習後結果不好,也要看得開。
看開的心境也可換成放棄,當然,不是要你放棄學習,而是培養一種「看破」的心境,看破意味看透,即是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。人往往會因為在某個考試中考不好而心情低落,知道自己火候不構而企圖放季,但是在這種時候,放棄學習非最佳選項,此時應將心境轉為再努力、再挑戰。
總之,絕不能倒下,要持續學習。提升學習效果的方法,唯有不斷克服失敗。正因為不輕易放棄,就算失敗了,依然可以再回頭找尋機會,沒有人一生中不曾失敗過。若有這種人,那肯定騙人。重要的並非不失敗這件事,而是從失敗中學習如何站起來。作者剛開始演講時也很緊張,但講了一百次以後就能平淡視之了。
六、帶來好運的七個行動準則
1.徹底排除以自我為中心的邀約:有許多人會不假思索地拜託別人許多事情。若你懂得考慮對方心情,定不可輕易拜託別人。相反的,當自己受人委託時也不能為對方付出全部的心力,若遇到那樣的人,一定要有所保留。一旦接受了請託,至少要從他們那裏獲取「寶貴的時間」。
2.徹底回應他人的邀約:人總有向人請託的時候,在這種時刻,最能發揮力量的即為平時累積的人情債。
3.排除無意義的會面與電話:無論是時間或是精神,他們常被工作追著跑,所以若非要事,不要直接見面或打電話。沒有要事卻找人會談,這等於是在浪費人家寶貴時間。
4.與人見面,一定要帶伴手禮:若年輕的你以高級產品贈送,對方反而感到奇怪,而且那種因你沒有準備高級伴手禮而感到不悅的人,你無須與他來往,因為他們不會是你有用的人脈。伴手禮若能附帶對方不知道的「資訊」,最好。只要讓對方覺得「和那傢伙見面可以聽到有趣的事」,之後就可成為他優先見面的對象,自然就能深化彼此的感情。
5.見面後,要提早結束離開:有一小時面談時間,最好花30分鐘說完重要事項,之後別久留,起身告辭,若是閒聊1~2分鐘就夠了。如此一來,對方會留下好印象:「和你見面一點都不浪費時間。」若對方會因此而有意要與你多談一些,那就更好,無論如何,這可讓下次面談時間更易敲定,氣氛也更好。
6.學習離開的藝術。
7.用寫信取代電話到寫,或至少寫Email:因為對方是很忙碌的,想盡早向對方道謝,其實只是想滿足自己的心理罷了。電話用來當作與家人親友們聯絡的工具就夠了。
8.以「持續向前」的精神開拓未來。無法持續學習的人,不可能活用好運。要活用好運,需在每日的學習中,努力鍛鍊自己的能力才行。
人與人交往的勝負關鍵,在於第二次見面。第二次的面談裡,如果你不具備獨特性或資訊,即使對方真的很優秀,你們也不會再見第三次面了。毫無獨特性或資訊就想拓展人脈,只會成為遭人拒絕的對象。
換言之,平日若不好好學習,沒有給對方「喔,那個人啊!」的印象,很難持續維持彼此的緣分。若你覺得自己只是運氣不好、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差……都只是自作自受罷了。像這樣的人,不是運氣不好,就所有的意義來說,只有學習不夠罷了。
學習、學習、在學習。不學習就談不上這些,這是實際的感受。學習能夠確實提升自己擁有的能力,讓好運降臨。別再自怨自艾,唯有「持續向前」的精神,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。創造環境時,唯有發揮耐力別無他法,耐力是最終致勝的終極武器。
七、推薦必讀書單:
- 物種起源
- 高盧戰記
- 論友誼
- 罪與罰。
2016/10/14 碰騰
留言
張貼留言